​黄恩华等校领导赴进贤、永修看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 2022-07-04 浏览次数: 19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官网

晶莹的汗水挥洒神州大地,火热的青春书写精彩人生。暑假期间,我校有62支社会实践队、1300余学生奔赴红色名村、田间地头、乡镇社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风雨,深入基层锻炼,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73日,校党委书记黄恩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俊等一行,辗转南昌市进贤县西湖李家、九江市永修县两地,看望慰问正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师生。

 


在西湖李家,黄恩华、刘俊与在此参加社会实践的政法学院农耕文明志愿服务队的师生亲切交谈,并向西湖李家给予我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黄恩华强调,暑期社会实践是广大青年学子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乡情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大家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爱国家的情感。广大青年学子应勇担使命,在实践中敢于攻坚克难、创优创新创效,磨砺道德品质、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时代新风,从而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实践队带队老师吴小平在座谈会上发言,“这是我第三次带队社会实践。在这里,我看到了‘全国文明村镇’西湖李家的建设历程,我希望今后能把这种乡村振兴的模式移植到我的家乡,或者更多的乡镇”。

实践队员、2021级法学1班涂子轩感言,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们学的时候诗句颇有悠然之意,当我们一大早亲身体验,拔除大豆地里遍地及腰的杂草,才发现这种悠然背后有多少艰辛,更是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耕之不易。一起劳作的奶奶告诉我们,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会来田里耕作。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应忘记农耕文明,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南昌市原市长、西湖李家人李豆罗及相关人员,陪同校领导一行参观了陇西堂、红石广场、农夫草堂和农耕博物馆等村内景观。座谈会前,校领导一行看望了正在山头为大豆田地除草的实践队员。

 




在永修县知青故里,这里是以前的永修恒丰农业垦殖场所在地。黄恩华、刘俊深入田间地头,与文学-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五院联队劳育行致远,奋斗新征程劳动教育实践队、学生处“淬师大青年热血 铸乡村振兴未来”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师生一同劳作。

 


烈日当头,黄恩华等校领导汗流浃背,湿透衣服。他一边教导大家翻土的操作要领,讲解土壤耕种原理,一边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通过劳作,体验农耕文化,了解农耕文明,体会“中国二十四节气”中人与自然的演变规律。他强调,青年学子应当扎根祖国大地,在劳动中树立尊崇劳动的价值理念,养成诚实守法的劳动素养,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提高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争做新时代光荣的“劳动人”。

 

 

美术学院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杨欣怡同学感慨道,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当年知青垦荒的故事,他们住在毛坯房,吃的是粗粮,不由得让我们感叹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果说学习是米饭,劳动就是佐料,它让生活变得有滋味,我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去劳动中寻找热爱生活。

音乐学院2021级舞蹈学班的林鋆磊说,当我第一次站在小朋友面前教授自己所学的知识,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孩子们用最干净的心来装满一件事情,接受我们的教育。这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责任沉甸甸,返校之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踏上教育之路积攒能量。

地理与环境学院2020级地理信息科学(北斗班)的尚子安说,不去下田不知农耕之苦,不动手做饭不知烧火之难。烈日炎炎辛苦劳作才让我们体验了古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劳。无论是耕田播种,修剪果树、茶树,还是自己做饭中杀鱼、生火等难题,这些都要我们去学习和克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当年知青一样,建设美丽乡村,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告诫自己永远都要不懈努力,永远都不要忘记了初心。

据悉,学校2022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年度主题组织实施,类别主要有理论普及、党史学习、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民族团结5个方面,体现出主题明、组队多、地域广、内容实等特点,将深入基层开展百个红色名村行——千名大学生进革命老区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童心港湾关爱留守儿童项目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江西省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暑期基层实践锻炼、扬帆计划大学生专项实习、赣才归巢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社区实践、大学生赴新疆西藏社会实践9个专项行动。

 

本网记者:梁柏婧 张红兵   编辑:森林